确保防火材料不“失效”,关键是把“设计选材施工验收运维”五个环节都做成闭环。下面给出一份可直接落地的“五步法”清单,照着做即可把失效率压到最低。
一、设计阶段:先算“火灾荷载”再选材料
1. 明确耐火极限:按 GB 23864 区分 1h/2h/3h 要求,先做火灾模拟(可用 FDS 软件),别凭经验拍脑袋。
2. 预留膨胀空间:对穿越电缆桥架的孔洞,设计单边≥10 mm 的膨胀间隙,防止材料热胀冷缩后开裂。
3. 设计可拆结构:在经常维护的部位(如配电柜底部)采用模块化防火坪或防火包,避免二次破坏。
二、选材阶段:看“身份证”而不是“广告”
1. 四证齐全:检测报告(CNAS、CMA)、消防产品认证、质保书、二维码追溯标签,缺一不可。
2. 环境匹配:
• 潮湿或地下管廊 → 选憎水型防火泡沫或防凝露堵料;
• 高振动设备附近 → 选柔性陶瓷纤维毯;
• 室外阳光直射 → 选带 UV 抗老化涂层的防火涂料。
3. 兼容性测试:现场做 24 h 快速剥离试验,确保防火材料与基材、电缆护套不发生化学反应。
三、施工阶段:用“三检制”替代“事后补”
1. 首件确认:每个班组首件完成后,由施工、监理、厂家三方联合验收,合格后再大面积展开。
2. 工艺要点:
• 基层处理:除锈、除油、拉毛,含水率<8%;
• 厚度控制:防火涂料用湿膜卡抽检,每遍厚度误差≤10%;
• 填塞密实:防火胶泥分层压实,每层≤20 mm,避免出现空鼓。
3. 环境监控:温度 535 ℃、相对湿度<85%,否则停止作业;冬季使用暖风机预热基面,夏季避开正午暴晒。
四、验收阶段:从“眼看”到“仪器测”
1. 目测:无漏涂、无龟裂、无脱落。
2. 尺测:涂层厚度用磁性测厚仪,抽检比例≥10%,不合格立即返工。
3. 火测:便携式燃烧测试仪现场 30 s 明火试验,不出现滴落、背温>180 ℃即判定合格。
4. 资料归档:检测报告、施工记录、隐蔽工程影像资料全部扫码上传区块链平台,防篡改。
五、运维阶段:把“年检”拆成“月巡+季检”
1. 月巡:运维人员手机扫码查看材料“电子身份证”,拍摄对比照片,发现鼓包、裂纹立即用同体系修补胶点补。
2. 季检:红外热像仪检测表面温差>5 ℃的部位,重点排查。
3. 更换触发条件:
• 涂层失重率>5%;
• 堵料出现贯穿裂缝>2 mm;
• 模块衬垫与电缆间隙>3 mm。
4. 培训与演练:每年组织一次材料失效案例复盘及应急演练,确保一线人员“会查、会补、会撤换”。
一句话总结:防火材料 90% 的失效都源于“设计不对路、施工不走心、验收走过场、运维靠自觉”。把上面五步做成标准化 SOP,并写进合同条款,谁签字谁负责,就能把事故概率压到最低,让防火材料真正“终身有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