锂离子电池自燃引起的火灾具有“三高一难”的典型特征:高温、高速、高毒、难扑灭 。具体表现如下:
一、 起火迅猛,温升极快
1、毫秒级触发:热失控一旦启动,5 秒内即喷火,30 秒内浓烟充满房间,90 秒温度升至 200℃,3 分钟可达 1000℃。
2、链式蔓延:火焰喷射速度达 5–8 m/s,模块间通过热辐射、飞溅物形成“多米诺骨牌”式立体蔓延。
二、爆炸与复燃并存
1、爆燃风险:热失控释放的氢气、一氧化碳、甲烷等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,遇高温颗粒即爆燃。
2、反复复燃:内部化学反应持续放热,即使表面火被扑灭,仍可能因余热再次起火,需长时间水冷直至热能耗尽。
三、大量有毒烟气
1、成分复杂:烟气含 HF、HCl、CO 等剧毒气体,30 秒即可覆盖整个房间,吸入少量即可致命。
2、隐蔽性强:初期为白色电解液蒸汽,随后转为黑色有毒浓烟,颜色变化是识别锂电池火灾的重要线索。
四、传统灭火手段几乎无效
|
灭火方式
|
效果
|
原因
|
|
干粉/CO₂
|
无效
|
无法降温,复燃快
|
|
沙土覆盖
|
无效
|
无法阻止内部反应
|
|
水
|
有限
|
可降温但耗水量极大,且存在触电风险
|
|
推荐组合
|
全氟己酮+细水雾
|
先灭火、再持续降温,抑制复燃
|
锂电池火灾是自带燃料和氧气的“化学火”,一旦热失控,就会在极短时间内产生 高温、爆炸、毒烟 ,并持续复燃,必须用“先灭火、后长时间冷却”的特殊策略应对。
【本文标签】 锂电池自燃特点
【责任编辑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