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封胶和结构胶虽然都属于胶粘剂,但在功能定位、性能要求、应用场景上存在本质区别。以下是详细对比:
一、核心功能差异
|
特性 |
密封胶 (Sealant) |
结构胶 (Structural Adhesive) |
|
主要目的 |
隔绝介质(水、气、灰尘) |
承载力学负荷(拉伸、剪切、剥离) |
|
力学要求 |
弹性形变为主,不承担结构强度 |
高强度刚性粘接,替代焊接/螺栓 |
|
失效后果 |
渗漏、腐蚀 |
结构解体、安全隐患 |
二、关键性能对比
1. 力学性能
- 结构胶:
- 拉伸强度:通常 >10 MPa(环氧树脂类可达30MPa以上)
- 剪切强度:>15 MPa(汽车用结构胶要求≥20MPa)
- 模量高,形变率低(<5%)
- 密封胶:
- 拉伸强度:一般 0.5~2 MPa
- 弹性形变率:>50%(硅酮密封胶可达300%)
2. 耐候性与耐久性
- 结构胶:
- 耐疲劳、抗蠕变(承受长期动态载荷)
- 耐温范围宽(-40℃~150℃)
- 密封胶:
- 耐紫外线、耐臭氧(尤其硅酮类)
- 耐温性依赖基材(硅酮:-60℃~200℃)
3. 固化特性
- 结构胶:
- 多为化学反应固化(环氧、聚氨酯)
- 固化后硬度高(邵氏D 60~90)
- 密封胶:
- 固化方式多样(湿气固化、UV固化)
- 固化后保持弹性(邵氏A 20~50)
三、典型材料类型
|
类别 |
密封胶常见类型 |
结构胶常见类型 |
|
有机硅类 |
硅酮密封胶(建筑、汽车) |
硅酮结构胶(幕墙) |
|
聚氨酯类 |
PU密封胶(汽车车窗) |
聚氨酯结构胶(车身粘接) |
|
环氧类 |
少用于密封 |
环氧结构胶(航空航天) |
|
丙烯酸类 |
丁基胶(光伏板密封) |
改性丙烯酸(SGA,快固结构胶) |
|
MS聚合物 |
改性硅烷密封胶(通用) |
高性能MS结构胶(新能源 电池包) |
> 特殊案例:
> 硅酮结构胶(如幕墙玻璃粘接)是少数兼具密封与结构强度的特例,但其力学性能仍低于环氧/聚氨酯结构胶。
四、应用场景对照
密封胶典型用途:
- 建筑:门窗缝隙防水、玻璃幕墙接缝
- 汽车:车窗密封、灯罩防渗
- 电子:电池壳体密封(防电解液泄漏)
- 光伏:太阳能板边缘封装
结构胶典型用途:
- 汽车制造:车身覆盖件粘接(替代点焊)、电池包箱体结构粘接
- 航空航天:飞机蒙皮-骨架复合粘接
- 风电:叶片碳纤维复合材料粘接
- 电子:手机中框与屏幕结构固定
五、选型关键标准
|
参数 |
密封胶重点考量 |
结构胶重点考量 |
|
强度要求 |
低(弹性恢复力优先) |
极高(需计算载荷) |
|
位移能力 |
高(适应接缝热胀冷缩) |
低(避免应力集中) |
|
耐介质性 |
防水/防腐蚀性(如电池电解液) |
耐燃油/机油(汽车引擎区) |
|
认证标准 |
ASTM C920(建筑密封胶) |
ISO 11343(结构胶冲击剥离) |
六、在新能源电池中的差异化应用
1. 密封胶用途:
- 电池盖板密封(防电解液泄漏)
- 冷却水管路接口防水
- 电气箱体防尘
材料示例:硅酮胶、氟橡胶密封胶
2. 结构胶用途:
- 电芯与模组支架的结构粘接(替代机械固定)
- 电池包箱体承载式粘接(钢/铝与复合材料)
- 散热板与壳体的高强度贴合
材料示例:环氧导电胶、聚氨酯结构胶
>注意:电池包中某些胶(如聚氨酯/MS胶)可能兼具双重功能,需通过力学测试+密封测试双重验证。
总结:选择依据
|
场景 |
推荐类型 |
|
需防水/气密且无机械载荷 |
密封胶 |
|
承受震动/冲击的结构部件粘接 |
结构胶 |
|
既需密封又需中等强度(如电池盖) |
增强型密封胶或柔性结构胶 |
实际应用中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(如汽车行业IATF 16949对结构胶的强度验证要求),避免功能错配导致失效风险。